2025-02-18 10:15:35 | 选校网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选校网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选校网(https://www.daax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安徽工业大学能跨学院转专业吗的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允许学生跨学院转专业,但需满足学校设定的特定条件。哪些大学好转专业好转专业的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清华大学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卓越的实力,尤其在工程、自然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2、北京大学是中国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3、上海交通大学在工程、商科和管理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声誉。4、浙江大学在工程、材料科学和生物医
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腾飞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相信大家已经期待已久了!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复旦大学2022年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中共中央国
吉林农业大学能转专业吗吉林农业大学可以转专业。吉林农业大学转专业一般是大学第一年成绩在班级的前茅的同学,对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同学,是可以从理科转到文科相关专业,但不可以从文到理科,一本二本之间不能互转,转专业时需要向学院提出申请,再由接受学院进行审批并转交教务处等一系列程序,还要面试。总之只要你足够优秀在吉林农业大学是可以转专业的,在本学院专业之间转会更加容易一些,因为这涉及到另
关于复旦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我是从预防医学转到物理的,没有降级啊……1降级是不一定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因为一般情况下转过去要补课,不降级就是我这样的会有些额外的压力。我的很多同学都降级了,然后由于课程少,所以每个课程的成绩都特别好……第二就是院系在转的时候也会提出这方面的意见,你可以参考。2如果你就是打算一心转英语而其不想降级,那么建议你参考选课指南,以上来就尽量多
关于复旦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我是从预防医学转到物理的,没有降级啊……1降级是不一定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因为一般情况下转过去要补课,不降级就是我这样的会有些额外的压力。我的很多同学都降级了,然后由于课程少,所以每个课程的成绩都特别好……第二就是院系在转的时候也会提出这方面的意见,你可以参考。2如果你就是打算一心转英语而其不想降级,那么建议你参考选课指南,以上来就尽量多
关于复旦大学转专业的问题我是从预防医学转到物理的,没有降级啊……1降级是不一定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你自己愿不愿意,因为一般情况下转过去要补课,不降级就是我这样的会有些额外的压力。我的很多同学都降级了,然后由于课程少,所以每个课程的成绩都特别好……第二就是院系在转的时候也会提出这方面的意见,你可以参考。2如果你就是打算一心转英语而其不想降级,那么建议你参考选课指南,以上来就尽量多
大学文科可以转理科的专业吗大学文科可以转理科的专业吗可以的。大学文科可以转理科专业但是你要考虑清楚两点:1、若你高中学的是理科,你在高考报名时可以报考文科专业,但是高中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文科的课程,而考试肯定是考的文科的试卷,这样会有很大的劣势。2、有些大学可以转专业,而某些大学更是允许从文科转到理科或是从立刻转到文科。文科生的话能够转去的学科也是文史类能报考的那些学科,有些
公费师范生可以转专业吗?可以的,本科提前批各类不得兼报,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现阶段公费师范生项目分为国家高校公费师范生,这一招生录取计划是有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培养师范类国家211高校培养的公费师范生模式。考生要报考国家公费师范生高考成绩必须高于本科一批批次控制分数线至少8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高校录取。国家公费师范生就业形势良好,可以说是毕业生生源供不应求,毕
2024-09-01 07:15:43
2024-04-28 20:30:33
2024-04-27 03:50:54
2024-09-06 06:40:42
2024-04-29 11:41:22
2024-09-05 05:24:27